从驻村日记看“一村一辅警”:4个月走访10万余人次,为民办实事3899件
4个月,走访群众105885人次,为民办实事3899件,协助查处治安案件143起,协助破获刑事案件84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3人,协助维护交通秩序1052人次,调解纠纷1598余起,排查治安隐患1153处,提供违法犯罪线索101条,采集各类基础信息58484条,协助管控重点人员4253名;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累计填写入户摸排表10万余份,发放宣传资料230832份……这就是今年3月以来,龙山404名驻村(社区)辅警向全县人民上交的满意答卷。
他们扎根村(社区),心怀信仰,立足本职,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履行治安防范组织、矛盾纠纷调解、情报信息采集、法律政策宣传、便民利民服务、警务下沉联络、交通安全协管、乡村义务消防等系列职责,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警察”“服务兵”。
平凡蕴大爱,繁琐显坚守,踏实看担当。比之惊心动魄的刑侦经历和生死相较的殊死搏斗,他们每天更多是与乡亲家长里短,为他们挺身维权、调解纠纷、无偿服务是工作的主旋律。下面请大家从两名辅警的日记来看这个群体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
6月12日下午4点刚过,外面雨也停了,家住社区五组的肖伯娘不顾满脚黄泥踏进便民服务大厅,感觉很生气。
“小蔡,你今天要给我做主,他们也太欺负人了,趁我不注意,往我家没征收,也没租用的田里倒了几大车的渣土,这田还怎么种。”
通过了解得知,肖伯娘说的他们是指铁路施工车辆。肖伯娘今天上午路过自家田边没有发现有渣土,下午再次经过时看到几大车红沙泥夹杂着碎石块的渣土,但又不知道是谁倒的,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自己先到五组铁路建设施工现场去看,不但没看到有类似渣土,也没见施工车辆,找了几位现场工作人员打听,都称不知道,还说今天没运渣土出去。肖伯娘没办法,这才往社区来寻求帮助。
肖伯娘家田里的渣土
“走!我们一起去现场!”
我觉得这事肯定有蹊跷,二话没说让肖伯娘带路。途径铁路工地时,见有两台挖掘机正在平地,地上的渣土全是土黄和黄黑色泥巴与肖伯娘所描述的差别很大,现场也没看见渣土运输车辆。于是直奔肖伯娘田里。
通过勘察田边的倒车痕迹,正是从刚过来的工地相反的方向倒退进来的,再结合社区目前的主干道封闭施工的路况,只有一种可能:车辆正是从铁路工地出来的。于是拍了照片,与肖伯娘原路返回铁路工地。
向肖伯娘解释并安抚她
返回工地时,正在施工的是中铁五局武汉电气化局。在该局工地的大门口发现了与肖伯娘田里十分相似的渣土,这是一块刚被平整的空地,红沙泥夹杂碎石块,与周边的黄土形成鲜明对比。于是我找到该局项目负责人李经理,在说明来意之后,李经理恍然大悟,称空地所用的渣土是上午运过来的,是从外面采购的。随即找来采购负责人后得知,因这批渣土达不到预期标准,要求退货,很有可能是渣土车辆返回时沿路倒在了老乡田里。李经理和工作人员一边打电话联系一边安慰旁边站了许久的肖伯娘,当着大家的面承诺联系渣土公司处理,保证肖伯娘田里的渣土全部清理。看到肖伯娘气消了,在简单道别后满意的离开,我也笑了。
6月21日下午,社区六组居民朱某在社区为民微信群里反映:有人不分青红皂白点名谩骂自己父母。朱某称当事人是邻居高龄老人杨某,杨某站在院子里对其母亲李某破口大骂,完全不避讳周围邻居感受和对未成年儿童的不良影响,骂的不堪入耳,让人极度反感。杨某言语中模糊提到自家的杆称、洗脸盆等生活物品不见了,怀疑是李某趁自己不注意给拿走了。而李某觉得自己也一把年纪了无缘无故被冤枉,语气同样十分恼火,对峙中强烈要求杨满云到自己家里来搜查,争吵的不可开交。
调解邻里纠纷
我作为社区辅警,又是为民微信群管理员,同时担任互助五兴第29互助组小组长,对以上两户的情况十分熟悉,李某和朱某夫妇身体不太好,在家休养带外孙,共同生活的女儿女婿在城内打零工;杨某,老人丧偶多年,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龙山火车站务工,一般要到下午六点下班。杨某为了给举家外出务工的三儿子陈某看家,独自一人居住,由于年迈,听力不好,精神方面因长期独居也有些异常,言语行为有些怪异。我意识到要处理好此事必须要有家属在一起才好解决,于是便约定双方子女傍晚7点,到六组仓库院坝进行调解。
通过了解情况,杨某类似的谩骂加起来已经是第三次,每次都是说家里的一些小物件比如锅碗瓢盆、花椒绿豆、鞋袜竹柴之类的被别人偷走了,影响她正常生活了,但所提到的一部分物品后面又找到了。而李某这边清者自清,知道是误会,之前的事情也都忍让了,这次实在是不堪其扰,加上自己身体不适,杨某的行为确实对家里的小孩影响不好。提出要求杨某家属给老人讲清楚事实,并作出保证,不要再影响正常生活。在调解的过程中,两名邻居主动参与了解并讲述所观察到的杨某近来的情况,并且给杨某的儿子给出意见建议,要多给老人一些关心和照顾,以便于随时掌握了解老人家的心理变化和生活需求,同时建议在场的家属帮助老人找一下所讲的那些小物品,因老人节约,住处光线较暗,很有可能是老人记性不好,放失手了。还强调东西找不到和被别人拿走是两回事,没有证据不要冤枉别人。随即与我陪同家属在杨某住处一楼房间墙角找到了杆秤,在二楼房间柜子边找到洗脸盆。邻里双方误会解除,杨某家属就此事向李某及家属道歉,并得到了李某和家属的谅解。
事后,我单独找杨某的儿子谈话,“杨婆婆”可能是因为年纪大,有时候记性不好犯糊涂。建议要多关心老人,必要时带老人家到医院做个检查,看看医生怎么说。
后记:朱某和父亲明知道杨某误会了李某,并没有与之对骂,而是第一时间向社区寻求帮助,是树立文明新风的体现;两名邻居主动参与了解邻里纠纷,并提出合理建议帮助寻找物品,体现出邻里关心促和谐。我将此事经过和解决情况清楚地在社区为民微信群做了说明,解除了其他村民对此次事件的疑惑。不少村民在社区为民微信群里点赞,表示邻里需要互帮互助,才能建设美好和谐社区。
走访群众的向桁
我叫向桁,男,土家族人,生于1991年10月10日。家住龙山县苗儿滩镇民主村一组。因为从小我就对人民警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终于在2019年的3月,我通过村委和派出所及当地政府的层层筛选,光荣的加入了龙山县公安局苗儿滩派出所专职驻村辅警这一神圣职业。
梦想一旦被照进现实,就会显得格外神圣。想象着身为一名警察、破获一些重大案件,那是何等风光,每当憧憬于此,心里就倍感自豪。然而在任职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新的认知与感悟。
3月12日,我接到村民向某的求助电话,他弟因为癌症病发,疼痛难忍又联系不上医院救护车辆,于是我立马开车送他弟弟去医院输液治疗。临走时,看着病人因救治及时疼痛得以缓解而舒展的面容,我的心里倍感安慰。
6月12日,时值盛夏,天气变化无常。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苗儿滩镇捞车村有名精神病患者李某,最近喜怒无常,有攻击人的迹象。接到举报,派出所副所长召集全体村辅警整装出发。一到目的地,就有村民上来反映,该患者现正在房前的水池旁边清理水渣且随身有携带一把水果刀。副所长了解情况后就制定方案,要求我们拿好防护工具,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随时进行抓捕。在实地勘察其房前屋后的地理位置后,副所长安排全体辅警分两路前后围堵。第一队行至其院门口时,被他警觉,他转身就跳进水池边的玉米地里,所有辅警紧随其后、一跃而下。因当时下雨天气,玉米地里的土质粘稠、湿滑,在连续跳跃三次土坎后,被我们阻截按倒在地。
从接到举报到成功抓获,我们差不多花了四五个小时。临走时, 看到村民那舒心的笑容,我感觉这四五个小时的辛苦是值得的。
当好群众的“服务兵”
虽然平日为村民安保、调解纠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不上侦破大案那样风光,可这些小事却是关系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的大事,只有把身边的小事处理好,群众的满意度提升,社会才会更加的稳定、和谐。
我想:实现共产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都付出一份力量。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份本职工作,无论是侦破刑事大案,还是身边的纠纷调解,都是为和谐社会、保一方平安做出的贡献。此刻、我觉得自己前进方向的越来越明确,人生目标越来越真实。
在龙山
2017年以来,龙山县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治理,夯实农村平安建设基础,真正实现警务前移、防控到村,构筑农村社会治安管控新体系,按照省、州统一部署,围绕“村村不落,全面覆盖”原则,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全力推行“一村一辅警”建设,把农村社会治理端口前移,补齐农村治安防控短板,缓解基层警力不足,切实提升基层警务工作效能。2019年3月,全县404名专职村辅警正式走向工作岗位,扎根基层,成为乡镇综合治理的纽带,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警察。
龙山县在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建设工作中,统筹谋划落实组织领导,强化机制严把选聘考核关,强化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全面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强化措施细化职责任务,强化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创新强化管理模式,全面创新规范了管理模式;全面实现了警力终端延伸,取得了治安防控成效显著,让“一村一辅警”建设这一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建设平安乡村的重要举措在龙山得以落地落实,拉近了警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缩短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关键一小时”,实现了警务服务关口前移、警民关系和谐,形成了警力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基层工作新格局。
资料来源于县公安局
【编辑】叶红 彭杰
龙山县2019年消除和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